首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 | 教务管理 | 学术交流 | 招考专栏 | 培训教育 | 师资风采 | 学生活动 | 下载专区 
我校召开冬季MPA教育培养研讨会
2014年01月17日     (点击: )
1月9日,MPA教育培养研讨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孙玉栋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部长洪晓楠教授以及36位MPA专职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部长、MPA教育中心主任蔡小慎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分为两个议题:一是对2013年我校MPA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二是对我校已实施多年的应用型导向的MPA论文标准进行修订。首先蔡小慎教授就2013年MPA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蔡教授谈到,目前,在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研究生院、学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校MPA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招生势头良好。特别是在2013年4月我校MPA教育接受了国务院学位办进行的教学合格评估,在第三批36所MPA培养院校中获得A级的好成绩,这是对我校MPA教育发展事业的肯定和鞭策。但与此同时,在招生数量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如何继续保障高质量教学才是我校MPA教育发展的立业之本。随后,蔡小慎教授分别从导师培养管理、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监管等方面对目前我校MPA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介绍。蔡教授介绍完毕后,与会教师纷纷献策,提出了例如增设MPA论文专家组,用以裁决论文全过程监督中存在的学术争议;强化内部双盲审问责机制;继续加强MPA新导师培训机制等良策,从而推进我校MPA教育的发展。

我校于2005年开始MPA招生,在整合全校资源,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应用导向型MPA论文模式,结合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标准,根据我校MPA发展实际,探索出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公共政策评估报告、公共管理对策研究四类MPA论文类型,并针对四类论文列出具体撰写标准,以期在应用型导向下MPA论文撰写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前,该标准已经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2011年全国第四届、2013年全国第五届MPA优秀论文评比中,我校均有一篇论文名列其中;在2011-2013年共计9篇论文获得辽宁省优秀MPA学位论文。本次会议中,与会教师针对此标准进行了深刻研讨,分别对如何改进四类论文撰写标准;是否应该增加第五类“公共部门组织诊断”模式;撰写标准是要更明晰一些以期老师指导有章可循还是模版要简化一些,以防控制指导教师思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研讨结束后,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孙玉栋教授发表了讲话。孙秘书长对我校MPA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我校MPA论文指导教师的水平和素养给予了褒奖。孙教授谈到,目前,全国研究生的培养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发展较快,赶超学术型研究生的趋势明显。在此情况下探讨应用型研究生指导模式势在必行。大连理工大学在这方面走得较快,提出了很多原创新的工作,特别是MPA论文标准,也给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一个启发。孙教授谈到,MPA论文强调实践性不是忽略理论,而是提倡注重选题的实践性。针对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MPA学生,论文指导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结合所学来指导实践,教会学生方法,提升学生能力,从而来解决实践问题;针对论文模版,孙教授指出,模版只是一个建议,有利于指导教师区分学术性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指导模式。在掌握的过程中,导师和学生都是有自由度的。最后,孙教授谈到,各位老师是MPA教育事业的实践者,希望各位老师结合实际工作,多为我国MPA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洪晓楠部长做了总结。洪部长谈到,我校作为第三批培养院校,从办学伊始到今年通过评估得到了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洪部长说,我校非常重视MPA教育的发展,MPA每年两次的教学研讨会是个惯例,为MPA教育中心、授课教师以及指导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共商MPA教育发展。今年,我校MPA经过评估,这对我校MPA是一个新起点,希望各位老师继续关注MPA发展,为树我校MPA品牌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